Posted in Book Review

日本新本格推理代表作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及《钟表馆事件》评析

最近花了点时间读完了两本日本新本格推理代表作,一本是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,另一本是《钟表馆事件》。

起因是前阵子逛豆瓣,偶然看到一个书单,号称日本20世纪新本格推理小说十佳作品,排在榜首的二位就是这两本小说。想想自己已经很久没看过推理小说,尤其是日本的推理小说,不如读读这两本代表作,看看会有什么收获。

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是:新本格的“新”到底新在何处?简而言之,在新本格之前的日本推理小说主要着眼点在社会问题上,是比较传统的推理小说,被称为本格推理。而新本格的“新”就新在加入了华丽的包装,比如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中大量关于占星术的设定,再比如《钟表馆事件》中专门设定了一座时间流逝速度更快的钟馆。

新本格之所以还算推理小说,是因为除了设定之外,仍然是真人真事,也就是现实世界中可以发生的事情,并非是超自然、超能力的魔幻幻想,仅仅只是在选材、设定上加入了新奇的包装,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带给读者新鲜感,从而获得市场竞争力。

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正是作者岛田庄司创建新本格推理派的奠基作品,从此新本格推理在日本文坛大放光彩。岛田庄司还积极挖掘新人,绫辻行人正是其弟子之一,发表了一些列以“馆”作为场景的新本格推理小说,《钟表馆事件》正是其巅峰作品。岛田庄司和绫辻行人基本上是师徒关系,绫辻行人也十分尊敬这位师傅,其作品的主人公“岛田洁”的名字,正是取自师父岛田庄司的姓氏“岛田”和岛田庄司作品主人公“御手洗洁”的名字“洁”组合而成。因此,将这两本小说一并阅读,有助于挖掘新本格推理的本质。

那么首先要说说这两本作品的优点。

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使用的核心诡计是将五人的尸体通过分尸重新拼凑成六人,这样就造成了凶手其实就是“死者”中的一人,实际上仍然存活于世,就可以掩人耳目。不得不说,这一诡计的设定还是比较精彩的,几十年来一直被借鉴,光是想出这个设定,就非常有价值。

《钟表馆事件》的核心诡计则是借助于一座钟表馆,其内部时间比外部时间快20%,具体实现方法是钟表馆内的时钟走速快20%,并且馆内设计得十分封闭、阴暗,天窗和光线等又做了特殊处理,这样就让人难以发觉其内部流逝的时间。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凶手借助时间差制造不在场证明。整个故事虽然是出于各种意外和疯狂的执念,但也算自圆其说,现实中并非不可能发生。

很可惜,优点基本就是上述这么多,下面讲讲缺点。

虽然全书有着出色的核心诡计,但是在写作上实在是非常繁琐,大有骗稿费之嫌。两本小说的篇幅都是20多万字,十分惊人。《钟表馆事件》的写作中规中矩,还算有传统推理小说的范式,但是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则异常夸张:全书80%是大段大段的对话,每段对话动辄几百上千字;15%是第一人称的自白书信摘抄,同样每段话动辄几百上千字;剩下的5%才是第三方视角的人物、场景描写。不难想象,这样的写作方式有多么极端,整整20多万字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看完的。可以说,这两本书完全可以写成几万字的小说,不必如此大费周章。

从写作质量上看,虽然《钟表馆事件》写作比较传统,有小说常见的样子,但实际上质量不高。作者处处刻意地传达各种讯息,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,对于常读推理小说的人来说十分缺乏悬疑感。前期刻意地渲染凶手是光明寺美琴,中期刻意渲染是由季弥,后期则来个翻转是纱世子,但既然读者知道这是一本推理小说,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地上当,反而会有厌恶抵触的情绪。这种对凶手的刻意渲染的技巧是比较拙劣的,大大降低了阅读的趣味性。

实际上,就以前期铺垫来说,纱世子的嫌疑就非常大了,因为她竟然半夜三点打来电话,理由仅仅是看到推理小说太激动,亲自打电话来和小说的作者交流,这怎么看都是刻意地制造不在场证明吧?小说中期解谜时,透露书内人物参与进来的各种契机、联系与光明寺美琴有关,但读者应该很容易想到有很大的可能也与纱世子有关。小说到了中后期揭露了密道的存在,纱世子是服务钟表馆几十年的老管家,自然更加熟悉馆内的各种机关、密道,更有作案的可能性。一直到小说的结尾,由季弥的死也和纱世子有关,而且是当场作案,读者更是可以肯定凶手是纱世子。但作者还是要先把凶手归结为由季弥,并且发表了长篇大论来论证由季弥是凶手,这样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后,主角才再度重回钟表馆揭发纱世子是真凶,继续洋洋洒洒地叙述纱世子的全部作案过程,又是洋洋洒洒十几页推理。

而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的写法虽然剑走偏锋,但反而有一定的悬疑性在其中,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空间。案件推进的节奏也十分合理,有古典的味道,也就拥有了经典性。案件本身的质量确实也比较出彩,经得起推敲。两本小说除了核心诡计外,还有辅助诡计,《钟表馆事件》是借助密道、面具,比较平庸,而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则设计了一个高质量的辅助诡计:女凶手先杀死死者,再伪装成死者与路过的男人发生性关系,随后警方调查死亡时间会发现死亡时间正是发生性关系时期,因此得出杀人凶手即是那个发生性关系的男人。接着凶手利用男人的畏惧心理,威胁男人帮助处理尸体。这种错位式发生性关系的诡计是否是岛田庄司独创我倒是不清楚,但直到东野圭吾的《白夜行》都仍在使用这种诡计。

不过说来惭愧,虽然分尸重组的诡计已经流传了几十年,我倒是不怎么清楚,因此读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时始终未能想起该诡计。但是作者早已有其他铺垫,比如说梅泽平吉有一个钟情的女模特,会不会就是其女儿中的一个?会不会就是晴子?结果到结尾解谜时,也的确是晴子在做女模特。而尸体无头的晴子一直让我很有疑心,虽然我未能想到诡计是什么,但至少把疑点锁定在晴子的身上。果然,结尾解谜时无头的晴子正是被凭空拼凑出来的那第六个人。虽然岛田庄司对真凶晴子有着一定的暗示,但是这种暗示并不算特别强烈,和作者对其他嫌疑人的暗示程度差不多,因此整体的阅读体验还是不错的。

在人物设定上,两本小说都采用了福尔摩斯和华生的经典双人模式,而且充满了刻板印象。作为福尔摩斯的侦探一定是一个智商较高、性情潇洒、比较自负、会做出神经质举动的人,而作为华生的配角则往往会充当老好人的角色,推动剧情的发展。这个模式的好处是保守,缺点当然是缺乏新意。

所以,这两本一定让我选一本更优秀的,我当然选择《占星术杀人魔法》,不过它的缺点就是篇幅实在太长了,如果能缩短到几万字,就会是更加经典的小说。其写法让我想起了夏目漱石的《心》,但显然《心》的文学价值和悬疑性更为突出,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上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。

日本的推理小说热一直不低,这和日本的民族性有很大关系。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两部作品,也算是那个时代的宠儿。新本格推理在90年代的《名侦探柯南》中被继承发展。然而,如今的柯南,推理破案都是次要的,各种魔幻的情节、动作场面才是正戏,不知这究竟是违背了新本格的初衷,还是新本格终究会流于它华丽的包装?但不管怎么说,只有经得起推敲的作案手法,写出读者和观众真正想看到的东西,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。相比之下,以本格推理为主的《金田一少年事件簿》就更加经典,而且其中许多案件就是直接改编自举世公认的经典推理小说,使得这部作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,放在今日阅读依然是精品。

Advertisement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